Yuchen

Menu

人这一生(二)

读了《人生没有什么不可放下》-宋默,关于弘一法师-李叔同的人生智慧,总结金句加以受用:

每个人做事,有每个人的原则、兴趣、方式、方法和对事物的理解,这些本就永远不会相同。

放下手中的东西,才能够得到新的东西。

恬淡是养生的第一法:“恬静养神,弗役於物”、“养生包括养心、养性、养身”、“扰乱我们的不是纷扰世事,而是不静的心”、“放下执着心,提升幸福感”。

寡欲故静,有主则虚:“人心不静,因为欲望太多“、”安之若素“、”长寿有五难:名利难去、喜怒难去、声色难去、滋味难去、神虑难散“、”健康的爱好代替各种欲望“。

处事大忌急躁,急躁则先自处不暇,何暇治事?:”就像流水那样,遇到阻挡就绕过去,绕不过去,便积蓄水量,满溢过去。能力有限时,如小溪水淙淙不绝;能力大时,便汇成江。只有摒弃浮躁心态,人生才能淡定如水“。

安禅何必须山水:”畏寒时欲夏,苦热复思冬;妄想能消灭,安身处处同。草食胜空腹,茅堂过露居;人生解知足,烦恼一时除“、”环境既然不能改变,倒不如改变自己的心境“、”陶渊明: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问君何能尔,心远地自偏“、”《黄帝内经》:静则神藏,躁则消亡“、”世上的烦恼多,皆因世人把自我看得太重,才会产生很多欲望和烦恼“。

内心宁静,才能认清事情的根本:”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思维,就要清除心头的欲望和干扰“。

知足常足,终身不辱。知止常止,终身不耻。安莫安于知足,危莫危于多言:”知止,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目标、归宿和原则立场有明确了解“、”知足知止,身心清净“、”人心不足蛇吞象“。

事能知足心常惬,人到无求品自高:”求名之心过盛必作伪,利欲之心过盛则偏执“、”得失从缘,心无增减“。

即使有十分的福气,也只好享受三分,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:”爱惜自己的福气,就是知足,不要过度纵欲、过度地浪费我们的物质“、”不爱惜物品的人,肯定时没有福气的人“、”抱怨自己拥有太少,却忽略了我们已经拥有的“、”拥有生命本身,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“、”人要懂得知足、惜福“。

咸有咸的滋味,淡有淡的好处:”对于一切事物,不为因袭的成见所束缚,都还它一个本来面目,如实观照领略,这才是真解脱,真享受“、”心生感恩,能够惜福,咸淡各有滋味“。

一米一饭当思来之不易:”不懂得珍惜的人就是一个不懂得幸福的人“。

劳动是上天赐予的生活方式:”劳动中得到了充实,懂得了生活的艰辛、明白了幸福的真义。劳动有事一种修行,可以创造价值“。

忍耐是一种人生的修行:”己性不可任,当用逆法制之,其道在一”忍“字“、”冲繁地,顽钝人,拂逆时,纷杂事,此中最好养火。若决裂愤激,不但无益,而事卒以偾,人卒以怨,我卒以无成,是谓至愚。耐得过时,便有无限受用处“、”莫大之祸,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,不可不慎“。

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:”人褊急,我受之以宽容;人险仄,我待之以坦荡“、”爱别人就要像爱自己,宽恕他人如同宽恕自己一样“、”原谅别人得目的就是为了自己好过“。

拈花前行,无惧流言讥讽:”流言止于智者“、”怕被别人责怪而自责、怕被别人取消而自卑、怕难堪而自闭,不可取“、”对于闲言碎语不妨采取豁达与漠视得态度“、”立身高一步,出事退一步“、”沉默是金“。

一念嗔心,能开百万障门:”一旦有了嗔心,就会失去理智,失去正确得判断力“、”嗔念会让我们心境不平和,伤身伤神“、”动了嗔心,事后自己反省,找一个安静的空间,把自己发怒的情节再想一遍,想想如何换一种方式处理会怎样。下一次,遇到同样的事,就不会轻易发火了“、”不能戒除嗔念,便无法成为一个有涵养的人“、”《黄帝内经》:喜怒不节,则伤脏,脏伤则病起“、”不能在生气的时候做任何决定。错误的决定和行为都是在生气的情况下做出的“、”控制情绪的基本方法:1、分析行动带来的严重后果;2、按照符合你最大利益的决定行动;3、发怒的时候学会转移自己的怒气,暗示自己平静下来;4、保持良好心态,让自己别轻易发怒。保持平和心态,潜意识可能会不经大脑,心情激动时可以静坐下来,降低音调,情绪就会逐渐稳定“、”发怒时学会克制,无法控制时先离开让你生气的场合,做别的事情转移注意力。在事情没弄清楚之前不要乱发脾气“、“无论如何愤怒,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情”。

少一分争执,多一份从容:“不轻易和人发生争执,争来争去不仅伤了彼此的和气,还会平添无谓的烦恼”、“爱计较的人,有一点儿矛盾就抓住不放,常因此弄巧成拙”、“忍一时风平浪静,退一步海阔天空”、“争执并没有留下任何输赢,却失去了很多本该珍惜的感情”、“学会放下自我,于人于己,少些无谓的争执”、“不要对强权强者忍让,而对弱者反倒咄咄逼人”、“宽容会让你心底感到快乐,人生淡定从容,是真正的大度”。

— 于 共写了1915个字
— 文内使用到的标签: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